《医科全说》第四十三期:【帕金森病≠老年痴呆】鼻子不灵、梦中喊叫,警惕帕金森病

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6-12-29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神经变性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有研究指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2%为帕金森病患者。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总数已经突破200万,且以10万/年的速度递增。

在《医科全说》第四十三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罗曙光与主持人张媛媛,详细介绍了帕金森的症状、病因、高危人群、预防及治疗方法。

播出时间:每星期五 晚22:30

播出频道:广西新闻频道(机顶盒10频道)

详细内容欢迎点击以下视频链接收看:

http://vod.gxtv.cn/VodView-154-36514.html

认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两百年前1817年英国外科学一个叫詹姆斯·帕金森的人总结了六例同样类似的疾病,对此类疾病得出一个诊断叫震颤麻痹,六十年以后法国一个神经病学家叫让·马丁·夏洛克再次重新描述了此类疾病,为了纪念詹姆斯·帕金森,就命名为帕金森疾病。

其实帕金森疾病这个疾病影响人类的健康由来已久,早在1300年前中国的唐朝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对此类疾病有过描述,他是这样说的,金牙酒主积年八风五注举身嚲泄,不得转侧,行步跛礔,不能收摄,又暴口噤失音,言语不通利,四肢脊筋皆急,肉疽血糗曲挛掣痱鲞起,肿痛流走无常处。从它这个症状的描述,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帕金森病的症状

罗曙光介绍,帕金森病主要有两大类症状,即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其中以运动症状为突出,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平衡障碍四种。

1.静止性震颤指的是在静止和休息的时候会出现一侧肢体或双侧肢体的抖动,在睡眠或活动的时候消失。

2.运动迟缓多表现为起坐困难,步行、转身、穿衣、写字时动作迟缓。

3.肌张力增高主要依靠检查来判别,主要体现为站立不稳,晚期甚至不能起床。

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嗅觉丧失、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疼痛、大便秘结,后期还有记忆、认知及精神障碍,体位血压的改变以及肢体疼痛等等。

帕金森的治疗

帕金森治疗以综合管理为主:

1.心理治疗

2.加强饮食调理:

3.防范意外,保证安全

4.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治疗药物

5.手术治疗:深部脑电刺激术(DBS)

 
 

来自:院办 覃星云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