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广西台、南宁台10多家媒体记者报道我院医务人员联手接力救治八月大婴儿误吞别针

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7-04-07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央视新闻:广西南宁八月大婴儿误食别针 医生顺利取出

http://tv.cctv.com/2017/03/24/VIDEBKhfhrdBfcdb1AY2lm59170324.shtml

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八月大婴儿误服别针 医生跪地手术取出

http://news.gxtv.cn/201703/news_1858066301.html

南宁台《新闻夜班》:婴儿误服别针 医务人员联手接力救治

http://www.nntv.cn/v/xw/xwyb/news/2017-3-24/1490322441374.shtml

http://tv.cntv.cn/video/VSET100200290094/f10e34c5714844c1b67fce723195b017

梨视频:8月大婴儿吞1.5cm长别针,卡插食道


中新网:广西一男婴误吞扣针 医生跪地取针化险为夷

http://www.gx.chinanews.com/news/2017/0324/11197.html?qq-pf-to=pcqq.c2c

南国早报:宝宝吞下别针卡食道 医生跪地取针化险情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70324/newgx58d4c081-16049221-1.shtml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7-03/24/content_1374522.htm

当代生活报:八个月大男婴误吞开口的别针

http://epaper.gxnews.com.cn/ddshb/html/2017-03/24/content_2836517.htm

南宁晚报:宝宝误吞“平安扣” 险些“扣”到大动脉 

http://www.nnwb.com/html/2017-03/24/content_256293.htm

广西很多地方有这样一个习俗,老人在未满1岁的宝宝的帽子上别一枚扣针,认为能够为其保平安。殊不知,其实这反而可能给孩子造成生命危险。良庆区8个月大的男宝雷雷(化名)就因误吞帽子上的扣针险些需进行开胸手术。所幸经过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多学科的联合诊疗,成功将处在最大血管旁的扣针取出。目前男宝已转回普通病房留院观察。

惊险万分 紧邻最大血管,随时会引起大出血

21日上午11点半,雷雷被家人送至医科大一附院急诊科就诊。据雷雷的妈妈陆女士介绍,当天上午10点半左右,奶奶和爷爷发现孩子突然大哭,经查看发现孩子把帽子拿在手上,可是帽子上的扣针却不见了,老人意识到应该是他误吞了扣针。拍片结果印证了家属的猜想,CT片上清晰可见食道里有一枚1.5厘米左右的别针开着口,针尖儿裸露。

令人担忧的是,CT片上显示开着口的扣针针尖向上,而且处在食道最危险的地方——主动脉弓,这是从人体心脏出来的血管最大的地方,一不小心触及就会引起大出血造成生命危险。

经过消化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科会诊后,多位专家认为风险太大,应由心胸外科行开胸切食管取异物。但家属不同意,希望用不开刀的方式取扣针。而且胸外科专家也认为,宝宝血运比较差,切开食道不易长合、愈合风险大、损伤更严重等风险会影响其终身的生活质量。

情况危急凶险,医科大一附院的专家们最终决定在医务部的协调和指挥下,由消化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胸外科、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导管手术室等6科联合协作取异物。

化险为夷 消化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力

手术在21日晚11时正式开始。第一棒由消化内科的5人团队“出击”。消化内科副主任、日间病房主任覃山羽主任医师操作胃镜软镜,胃镜进入孩子的食道发现,扣针张开角度非常大,正好卡在上下食管的两边,而且针尖已经扎进了黏膜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把别针移动让它离开黏膜。因此,覃山羽需要和助手——消化内科内镜诊疗部阳玉贵护士密切配合。阳玉贵操作着活检钳,小心翼翼地抓取扣针,将针尖包裹在活检钳里面,以免针尖损伤到宝宝食管的黏膜,再将其慢慢移动。移到食管入口处时,由于入口比较狭窄,内镜到那里后出不来,覃山羽尝试翻转镜子、调整方位等方法,最终没能成功。不过庆幸的是,扣针已经从最危险的主动脉弓地方移出。

紧接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迅速接起第二棒。援非医生刘磊副教授用硬镜深入食管后,接着用钳子把针头牵进硬镜里面,由镜子包裹着大部分针体慢慢往外移动。经过十多分钟的跪地操作,最终成功取出了扣针,让孩子免遭开胸手术之苦。

“这是多个团队协作的成功,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一共20人。”刘磊表示,整个手术过程由医务部全程指挥和协调,心胸外科专家团始终在一旁待命,万一出现意外可立即开胸处理。

专家提醒 吞异物后催吐、进食进水都很危险

近年来,儿童误食异物的事件频发。刘磊表示,硬币是儿童误吞的最多异物种类。此外,大人以吞食骨头和鱼刺居多。

在误食异物后,有很多人想通过催吐的方式吐出异物,或者喝水将异物吞下去,或是喝醋吃话梅来软化异物。“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刘磊解析称,比如人们常用的喝醋方式,真正能让异物软化那得喝多少醋才够呢?此外,大量喝醋会损伤黏膜组织。

那么,误食异物后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刘磊表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吞服异物后应该马上就医,向医生详细说明吞食的异物。而在这个过程中,禁止进食、喝水,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异物越卡越深。

(采写 叶宇莉 通讯员 蓝飞燕)

 

 

来自:院办 蓝飞燕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