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多家媒体报道我院落实医改工作情况

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7-05-05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中国新闻网:南宁医改观察:从“以药养医”到“以医术养医”

http://www.gx.chinanews.com/news/2017/0503/12430.html

中国新闻网:南宁医改首个工作日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http://www.gx.chinanews.com/news/2017/0503/12431.html

广西日报:首府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

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7-05/03/content_1388208.htm

南宁台《新闻夜班》:医改 “首日” 大医院门诊量未明显减少

http://www.nntv.cn/v/xw/xwyb/news/2017-5-3/1493773526762.shtml

南宁台《新闻夜班》:用价格杠杆推动分级诊疗 防止 “小病大看”

http://www.nntv.cn/v/xw/xwyb/news/2017-5-3/1493773526407.shtml

广西电台930:医改第二日|她为了心里踏实小病也要看专家号,医院表示很苦恼...

http://mp.weixin.qq.com/s/wtpH9xM9QoC3FMA0nit65w

广西新闻网:南宁医改平稳有序利惠多方 听听各方怎么说?(图)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70502/newgx59089339-16152348-2.shtml

南国早报:南宁市卫计委到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督导医改落实情况

患者热衷大医院 分级诊疗路仍远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7-05/03/content_1387926.htm

南宁晚报:医改推进分级诊疗 门诊量未受影响专家号依然火爆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70503/newgx59092a65-16152953.shtml

http://www.nnwb.com/html/2017-05/03/content_265090.htm

当代生活报:这些费用调高后 看看医生患者怎么说

http://epaper.gxnews.com.cn/ddshb/html/2017-05/03/content_2846857.htm

 

南宁市卫计委到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督导医改落实情况

患者热衷大医院 分级诊疗路仍远

 

南国早报记者 李俭芹 文/图

 

5月2日,南宁市卫计委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督导医改落实情况,上述医院向媒体分析了医改的成效。由于广大患者的就医习惯仍倾向于大医院和专家,南宁市卫计委提出了长远计划,逐步引导患者分级诊疗。医改后,药品加成取消,但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此举让医务人员备受鼓舞。

全面实现分级诊疗路还长

5月2日上午9时许,南宁市卫计委来到医科大一附院督导,该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黄伟贞介绍,该院有70%以上的患者挂副主任及以上号和专家号,医院每天有400~500名医师出诊,挂专家号的患者平均看诊时间不超过10分钟。医院根据病种分析发现,有很多慢病患者也挤进了专家号。

自治区人民医院选择了医改前后接诊量相当的两天做了一个对比来观察医改的效果,其中挂急诊主治医师号占比从50%降为41%,挂主任医师号占比从33%降为14%,多数患者选择了普通医师号。从门诊就诊情况来看,则与医改前变化不大。

区医院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因区医院侧重疑难重病,因此门诊安排的普通医师数量较少。从就诊情况来看,急诊增加了急诊费后,经济杠杆的作用比较明显,就医规律呈现出由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普通医师人数递增的情况。但在门诊,挂主任医师和专家号的患者数量占比仍非常高,将近80%。

很多慢病患者用药一般比较固定,为何不直接从社区医院等病人较少的医院拿药呢?患有糖尿病的李先生说,他在区医院确诊后,也曾经到一家二级医院取药,但药品不全,只好回到区医院取药。对此,黄伟贞称,很多慢病患者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南宁市卫计委体改科科长龚祖康称,医疗改革是一个漫长过程,一边要通过宣教改变患者的就医习惯,提倡理性就诊;一边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让他们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预计到2020年南宁市才能全面实现分级诊疗”。

看病只选“贵的”或是误区

王佩璋老人是退休医生,今年已经88岁,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当天正好来医院拿药。因赶上医改,他就挂了一个最便宜的号。他称,找个好医生看病是广大患者的共鸣,但很多患者不理性,让自己的钱包吃亏了。

在某三甲医院工作的护士阿秋(化名)也曾阻止家人看专家号。她说,家人患痛风一年多来,在另外一家医院每次都挂主任医师的号,但她发现多数药只是从量上进行了加减,并不需要做复杂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改变。

患者总觉得普通医师资历浅,真的是这样吗?区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梁建波说,一个医学本科生,在学校学习5年专业知识毕业后,如果不读研读博进入工作岗位,他还要经历3年的行业实战培训。如果还要读研读博,那他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则更加长。

提高服务价格让医务人员受鼓舞

记者在区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罗先生因肺部感染刚刚做完治疗,他身上和鼻孔里都还插着管,不方便说话。护士走进来,检查了管道混合体,并帮罗先生导尿。临床的患者周先生已经拔了管,他说,从新闻上看到护士的护理费从5元/天涨到了20元/天,“我真为她们高兴”,周先生说“我觉得她们真的很辛苦,5块钱连吃一碗粉都不够”,因此,他支持医改。

该科室护士长韦靖说,她们每天三班倒,上班不分昼夜。医改后,她们的绩效考核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但是她觉得自己的劳动得到认可了,工作方面受到鼓舞也更加尽心尽力。

梁建波在泌尿外科手术台上摸爬滚打10多年,他每周两天要进手术台,进手术台那天,一般要做3~5台手术,常常从上午7时忙到晚上10时以后,甚至吃饭也要在手术间隙进行,且平时还要坐门诊、查病房、搞科研。从经济方面来说,医改后,提升了手术费用,他觉得这是社会对他们工作的认可。

 

来自:院办 蓝飞燕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