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道我院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

来源:蓝飞燕 石鹏发布时间:2020-12-21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新华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

  12月11日,第五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获奖名单出炉。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主席质量奖提名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由自治区实施质量兴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奖项授予在区内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

  9月23、24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接第五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现场评审,汇报医院参评和落实贯彻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情况。11月9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参加了第五届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答辩,做了题为《强化卓越绩效管理,打造高质量区域性医疗教学中心》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医院战略定位、质量管理与改进,卓越绩效管理、医疗教学质量提升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历来重视高质量发展,始终将社会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在解决百姓看病就医难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新绩效改革、助推健康中国、构建跨境医疗合作、人文强院建设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2017年医院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地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现代化区域性医疗中心的目标。医院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坚持生命至上、质量至上,通过控费、提效、调结构,带领医院走上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奋力建设融合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医疗新技术临床中心、高水平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打造包括卓越医生、医学人才引育、专科医师培养、住院医师规培的医学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战略、运营提效战略、学科建设战略、区域国际化战略、人文强院战略应运而生,成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2018年,一场医院学科建设与思考的专题讲座拉开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序幕,更夯实了卓越绩效管理的基石。2018年,医院启动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聚力推进创建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自治区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实验室、医院临床医师培训基地等学科系列平台建设。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邀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等国内专家指导,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广西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建设;制定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鼓励职工读博深造,完善医学英才培养计划,在追赶中布局发展。

  不到一年,医院迎来学科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机,聚焦疑难重症提出了外科微创化、内科医技化、医技分子化的发展路径。临床研究备受重视,医院自设科研基金项目,打造优势病种,旨在引导各学科出标准、出共识、出指南,遴选出了一批品牌学科、优势学科、培育学科,各学科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医院聚焦疑难危重症,努力打造综合性先进技术平台,形成了地中海贫血防治、小儿活体肝移植、心血管介入治疗、超声介入诊疗、骨与软组织再生、微创主动脉瓣置换等优势临床技术,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拓展办院空间,优化服务流程,通过腾挪医院行政办公区建设干细胞移植病区,建设特需门诊、一体化门诊、日间手术中心、机器人腔镜手术中心、模拟医学实验中心,新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上线互联网医院、搭建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医联体建设,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越来越好。

  作为国家临床教学示范中心,医院强化医教协同平台和培养体系建设,通过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国家级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智慧教室,打造“金课”,积极融入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立师德考评该体系,强化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医学人才。

  2020年,全国1289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国考“成绩发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排名全国前6%,综合评价A+,位居广西第一。医院在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医护比等多个关键核心指标取得满分。其中,CMI(病例组合数)值位列全国第19名,标志医院疑难危重诊治能力显著提升。

  医院不仅在综合实力上不断提升,在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国际交流中也斩获佳绩。13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专科实力不断提升,获批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科研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战武汉、守广西”“助边境”“援东盟”,担负多重使命,全院职工夜以继日坚守一线,坚持生产与防控两手抓,将医院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材料,撰写编辑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与防控管理》一书付梓出版。

  在追求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五大战略这一未来医院发展新航标的引领下,医院谋篇布局,把舵定向,通过卓越绩效管理助力医院发展,让人民享有更便捷、更安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培养笃学实干,行稳致远、创新有为的优秀医学人才。

链接:http://www.gx.xinhuanet.com/2020-12/18/c_1126879479.htm

截图:





返回顶部